语言学那些事|看不见,又摸不着,语言到底是个啥?
语言学那些事
这里有语言学研究者的真知灼见,
这里有语言学爱好者的群言己见,
这是一个可以交流语言学心得的专栏。
有人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。
可工具有很多种,“语言”这个工具长什么样呢?是像扳手、钳子呢,还是像锤子、剪刀呢?
有人说语言是一门艺术。
可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,“语言”这门艺术是通过绘画、雕塑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呢?还是借助音乐、建筑、舞蹈、戏剧呢?
小编想了想,好像都不是呢。
“言言子,你到底是个啥?!”
带着这样的疑问,
小编翻开了《西方语言学流派》,
来,一起看看刘润清教授是怎么说的!
语言是什么
我们在研究语言,但还总是要问语言是什么。其实,不光我们问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,哲学家们也问。他们问:What is a word? And for that matter,what is language? 他们讲,一个字/词,我们只能听见,而且瞬间消失,看不见什么东西;每句话,也是这样。但是,说的话,很神奇,很有力量。我发出一串声音,结果就能让你的思维跟着我的声音走。说话就像个“遥控器”,而且是看不见的遥控器。没人见过语言是什么样子,我们也没见过汉语长什么样(文字不算)。
汉语存在于我们的“集体心智”之中,像只无形的手,控制着我们,指挥着我们,使我们的思维如此便利,帮助我们交流互动,储存信息,还让我们用语言创造出许多不朽的作品。有多位哲学家说过,越是看不见的东西越是重要。我们看不见光、热、电、能量、引力、氧气、意识,但它们都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。另一个不可见的东西是我们依赖的网格(grid)。我们知道,我们的皮屑脱落,头发、指甲生长,诸如此类。味蕾十天左右更新一次;肝脏和其他内部器官需要长一点时间更新;脊椎更新的时间要几年。不过七年之内,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和七年前不再一样了。那么问题就是,我们变成谁了?我们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吗?一切细胞都变了, 我们还是自己吗?又是什么东西保持我们不变呢?从哲学上说,“眼见为实”这句话是不全面的。
本体论中最常说的是“物质”和“意识”二元对立。英国哲学家卡尔·波普尔认为,除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,还有一个第三世界,即人类创造的文化和科学知识。在本体论上,语言似乎属于人类创造的知识,它介乎物质和意识之间,离不开它们,又不同于它们。这让我想起乔姆斯基说,语言是个mental state,它是“精神”的,但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。
读完刘润清教授的看法后,各位同学有什么感想呢?若大家对《西方语言学流派》这本书有什么问题,或者对本期主题有什么想法,可以通过“菜单栏—互动—读者反馈”给我们留言,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位读者的留言!
若大家对本文意犹未尽,
可点击图书封面直达购买链接!
部分图片来源网络